年后第一天,迎着和煦的春风,陈列馆迎来了第一批小客人:来自宁波七中小蜜蜂义工团2617和2618分团“青柠”小队的同学们。因为人数众多,因此陈列馆在活动流程上进行了特殊的安排。
首先,2617班级的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在展厅内进行参观活动。刚进入展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生动的粮食历史画卷。讲解员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将粮食的起源与发展娓娓道来。稻作农业、粮油收购、粮仓储运、粮食加工、粮油供应、粮食科教、新时代粮食……通过350余件珍贵藏品,同学们详细了解了宁波地区悠久的粮食生产历史和丰富的粮食文化内涵。从远古时期人类对谷物的初步认识,到古代农业的兴盛,再到现代粮食产业的蓬勃发展,学生们仿佛穿越了时空,见证了粮食与人类文明的紧密联系。学生们还看到了各种古老的粮食加工工具,如石磨、风车等。这些工具虽然简陋,却蕴含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汗水。
与此同时,2618班级的同学们则在多媒体厅进行活动。首先同学们聆听了一堂关于水稻知识的专题讲座。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再到收获,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另外,为了响应《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课程中特别加入了对稻米营养成分的介绍。馆长洪老师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稻米加工过程中各种副产品的营养价值和食品应用。让大家对全谷物行动计划有更直观的了解。通过学习宁波地区粮食种植的历史变迁,学生们了解到脚下的这片土地,曾孕育出多少丰收的希望,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宁波人。同学们还现场体验了如何用手木砻碾米脱壳,并直观感受到了日常吃的大米在不同程度的碾磨后会发生怎样的微妙的变化,也更深刻了解了粮食加工的不易。
当然,最让同学们兴奋的环节,要属现场制作爆米花。在陈列馆的互动体验区,一位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他将刚才磨米环节磨出的糙米和精白米放入一个特制的铁罐中,然后在火炉上均匀加热,不时转动铁罐,让米粒受热均匀。随着“砰”的一声巨响,爆米花出锅了!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感叹着好吃极了!这不仅仅是一场味蕾的盛宴,更是一次对传统美食制作工艺的深刻体验。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学生们也明白了粮食的多种加工方式,以及这些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价值。
展厅和多媒体厅两个区域的活动分别结束后,两个班级的同学就互相交换场地体验新的活动。两个区域分别同时开展研学活动是陈列馆的新尝试。这次尝试的成功为后期开展更多更新的多元化的活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新的范本。